国际政治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政治研究 > 详情

金砖国家的身份认同加强了吗

作者:黄宇韬 来源:(本文发表于《世界知识》2022年第12期。) 时间:2022-08-23

 随着全球治理碎片化与集团化风险日益增加,从身份建构的角度去理解国家间合作变得更为重要。正如美国政治学者福山在其著作《身份政治》中所言,21世纪已成为不同认同相互碰撞的时代。无论是在国家内部还是国际事务中,基于身份的摩擦都将为形成共识、达成妥协带来更大阻碍。金砖国家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表现出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立场,这是否意味着未来金砖国家的身份认同感将会加强,内部凝聚力能够提升?

 一、金砖国家的立场与西方有明显差异

 按照字母顺序,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国。这一概念形成于本世纪初。过去十多年中,通过机制化建设,金砖国家成为了一个促进五国相互沟通、协商合作的重要平台。不可否认,相较于第一个“金色十年”(2006~2016)的突出进展,近年来金砖国家合作处于低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金砖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未来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这或将导致金砖各国在议题领域、合作重点上的偏好差异,从而降低各国对这一身份的认同感。

 然而,身份的构建不仅基于客观条件,也基于国际间的互动方式。基于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等特征,身份可划分“我们”与“他者”,是国家对自身认知的集中投射。身份立场并非基于物质条件一成不变,而是在相互交往中不断根据其他国家的态度、反馈以重塑自身判断。如美国学者温特在《国际政治的社会学》中所言:“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基于想象的,只要某一国家把它的对手当作敌人,那么它的对手就一定会成为其敌人。”因此,在关键时间节点上国家所展现的立场态度,往往会被其他国家重点观测,从而在后续互动中强化对于“我们”与“他者”的划分。

 从这一角度出发,俄乌冲突为我们提供了思考金砖国家身份认同的重要窗口。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就此进行表态和站队。是选择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还是基于是非曲直采取中立态度,已经成为判断国家立场的重要切入点。相较于西方国家加速抱团、对俄罗斯动用最严厉的制裁手段,金砖国家其他成员对俄罗斯都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态度。在3月初的联合国大会决议投票中,尽管有141个国家支持谴责俄罗斯,但还是有35个国家投了弃权票,其中包括金砖国家的三个成员——印度、中国、南非。巴西虽然投了赞成票,但后续并未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反而呼吁保持对话。就集体层面而言,俄乌冲突后金砖国家的立场表现出了与西方国家的明显差异。

 二、立场背后的考量

 俄乌冲突爆发后,中国始终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保持中立,推动冲突双方和平对话,拒绝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然而,与西方长期保持密切交往的巴西、印度、南非三国,为何也会选择以上立场,其背后考量值得进一步挖掘。

 巴西虽在联合国大会上对于美国等提出的谴责俄罗斯的草案投了赞成票,但其领导人和政界领袖在公开场合都明确反对对俄罗斯进行单方面制裁。总统博索纳罗强调缓解俄乌冲突需要冲突双方保持联系、沟通对话,而非一味提升制裁强度。从现实角度考虑,今年是巴西大选年,巴西有大量化肥燃料从俄罗斯进口,因此寻求连任的博索纳罗为赢得大农场主支持,也需要表达对俄罗斯的支持。无独有偶,4月30日,巴西前任总统、拟参加今年总统竞选的卢拉表示,俄罗斯虽然对于俄乌冲突的爆发负有很大责任,但泽连斯基的“挑衅”与北约东扩都激化了矛盾的爆发。他强调俄罗斯是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巴西不应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两任总统在相互竞争的情况下均表示了相同立场,可以说这是巴西普遍民意的体现。

 作为美国重要的合作伙伴,印度的立场引起了更大关注。在美国自身不断阐明其金融制裁的“合法性”时,印度的表态却体现出了其相对清醒、中立的立场。曾担任印度驻中国大使、现为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的梅农4月11日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俄罗斯与印度的历史友谊与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提到印度现有超过60%的国防设备与硬件设施从俄罗斯进口。在谈及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金融制裁时,梅农直言不讳地指出这对美元的信用基础会产生很大冲击,并且可能刺激一些国家和区域加快去美元化进程。

 俄乌冲突爆发后,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明确指出,是北约东扩造成了局面的不可收拾,同时积极表态愿意为促进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沟通发挥桥梁作用。尚且不论南非的提议能否得到回应,其担当调停者的角色能否获得国际认可,这一姿态本身,就体现了南非不希望加入西方国家对俄制裁的行列。就贸易量而言,俄罗斯仅是南非的第33位合作伙伴,因此纯粹基于贸易联系无法解释南非立场。挖掘历史脉络可发现,南非与俄罗斯长期保持了较好关系。在南非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中,南非执政党、现第一大党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包括前党主席、前总统祖玛在内的党内领袖都曾受到苏联的培训。1994年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结束之后,非国大执政下的南非与俄罗斯开展了积极的贸易、军事合作。因此,两国的历史渊源与南非处理外交事务的原则,促使南非秉持更加客观冷静的立场,希望为冲突降温提供建设性力量。

 三、更加凝聚的金砖国家?

 俄乌冲突后金砖国家所采取的鲜明立场,可能加强各国对金砖国家的身份认同,从而提升内部凝聚力。由于面临西方的激烈制裁,俄罗斯加强与其他没有参与制裁的国家合作是必然选择。中、印、巴、南非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立场的相似性意味着在后续发展中四国有可能达成共识,携手推动局势降温。

 然而,金砖国家这一概念能否构成各国重要的身份认同,并以此为支点推动全面广泛的合作,仍面临一系列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性。

 首先,就内部因素而言,金砖国家能否建构有体系的理念至关重要。目前虽然各国均支持协商对话,反对干预主义,强调尊重国家的主权和自主性,然而这一基本层面的共识尚未进一步理论化,以成为对行动有指导性意义的原则规范。在国际社会中,从国家约定俗成的观念到正式的国家间规范,其形成过程需要国家发挥领导力以及理论工作者作出贡献,因此这注定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其次,金砖国家是否更加抱团也取决于外部压力的强弱。“我们”的身份认同,也往往是在与“他者”的对立中才能更加清晰。目前除俄罗斯以外的四国,仅是基于自身外交理念就冲突事件表达立场。如果西方国家对这些国家进一步加以批判、抹黑,甚至进行二级制裁,就很有可能把金砖国家推向更加自助的道路。换言之,如果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它们的抨击力度越大,就越有可能加速金砖国家之间的抱团,哪怕这一结果并不是它们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