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论文 > 详情

对列宁评价的不同立场与方法分析

作者:李燕 来源: 时间:2020-10-19

《文化软实力》2020年第3期

对列宁评价的不同立场与方法分析

李燕

  [提要]从苏联时期至今,一个世纪时间里对列宁的评价在苏联与中国、西方及当代东欧和“后苏联空间”一些国家差别巨大,主要原因在于评价立场不同,标准和方法存在巨大差异。在当代中国,主流舆论评价列宁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结合当时历史和社会环境,根据其活动对社会发展、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并结合其总体思想观点进行概括分析。西方国家评价列宁的标准与方法,首先体现为符号化——将其视为某种“价值符号”,从自身目的出发评价列宁的思想和活动;其次是碎片化——关注小事,甚至从细节出发,把关乎俄国发展和世界历史走向的事实碎片化。从本质上看,这种区别体现了中西方主流学界在对列宁的评价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虚无主义”唯心史观的原则不同。

  [关键词]列宁;列宁主义;历史人物评价

  2020年是列宁诞辰150周年,早在2019年底俄罗斯媒体就出现了有关评价列宁及相关历史问题的讨论,这是继2017年围绕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大讨论”的进一步研讨。当然,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领袖及其政治思想,列宁与列宁主义是不可分割的,评价列宁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列宁主义的评价问题,不过,核心还在于对列宁的评价。回顾从苏联时代至今苏联、中国与西方学界围绕列宁与列宁主义的讨论,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不同历史环境以及不同语境下,中西方 在内涵上,本文所指的中西方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含义,还有思想意识上的中西方之分。对列宁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异:在苏联与中国,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而在某些西方研究者笔下,列宁是“叛国者”“阴谋家”“刽子手”,不同观点可谓天壤之别。究其根源,还在于站在不同立场上,评价原则、评价标准及方法各异。从表面看,不同评价反映了各方不同的政治立场,但理顺历史事实可以看到,西方与苏联以及中国在对列宁评价问题上的根本差别还在于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是坚持以“历史虚无主义”为表现形式的唯心史观。

  一 苏联与中国: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袖的列宁

  1917年,在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打退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革命的进攻,苏维埃国家得以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生存下来并成长壮大。在领导创建布尔什维克党以及巩固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帝国主义论”,并根据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做出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判断,还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的论断。同时,在苏维埃国家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商品货币关系,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列宁还提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强调这个政党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等等。这些都是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和创新。1926年,斯大林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演讲中,首次从思想根源到方法论等方面对“列宁主义”(Ленини′зм)进行了全面阐释和总结(关于列宁主义的内涵,学界还有些不同认识。如,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系高级研究员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这是一种复合战略”,有六方面特征:目的是获取国家政权;获得政权后强化国家机构;内部有上下等级关系;实现全面经济增长;意识形态上的反帝国主义;执政实践采取现实主义灵活政策。“正是这六个特征的结合才使列宁主义成为一种有效的政权维持模式。”),明确指出:“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更确切些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后来,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个被广泛应用的专有名词。

  列宁逝世后,在苏联展开了很多纪念列宁和十月革命的活动并形成了很多纪念标志,还有大量介绍列宁生平与革命活动的文艺作品。列宁的书信和文章也被苏共收集整理,于1926年出版了《列宁全集》及其他单行本著作。苏联的很多重要场所摆放或悬挂列宁的雕像、画像。二战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建立,列宁的形象也出现在东欧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主义不仅指导了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也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在半个多世纪中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不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期,列宁形象被扭曲,并一度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界的列宁评价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1988年起,在“民主化”“公开性”和揭开历史“空白点”的旗号下,苏共高层发起了批判斯大林运动,并在一段时间后为“追溯斯大林主义的根源”而扩展到批判列宁和其他苏共领导人。在舆论放开、上层推动的情况下,不同政治观点和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目标与指向的言论铺天盖地涌现。除了对斯大林时期“大清洗”“大镇压”“大饥荒”等“黑暗历史”的回忆外,在列宁问题上,有关列宁在1917年经德国境内返回俄国的情况,十月革命是不是符合俄国历史发展规律等问题都被提了出来,普列汉诺夫关于“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好烤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的言论成了证明十月革命不合时宜、是一场“政治投机”的证据。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活动以及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活动被歪曲甚至被完全否定,列宁本人的形象也从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变成了领导推翻政权活动的阴谋家、出卖国家利益的“叛国者”。这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苏共领导人形象被严重丑化,苏共和苏联的历史被用各种为“填补空白点”而编造出来的所谓“事实”歪曲和抹黑,原有的社会价值观被抛弃、整个社会思想意识被严重误导。结果导致局势逐渐失控,社会陷入动荡,最终国家解体。

  在中国,列宁主义是贯穿始终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思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通过考察俄国十月革命,向国人介绍了列宁及其事业。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很多理论问题,包括建党原则、党的性质以及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等都深受列宁主义影响。毛泽东曾总结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列宁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十分关心,派代表参加并指导了中共一大的召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延安整风时,中共将《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尤其是列宁做宣传工作的章节作为基本学习资料,要求党员学习。列宁有关帝国主义理论、国家与革命理论、民主集中制建党原则、执政党如何管理和教育干部等主张对中共判断革命形势、选择革命道路、夺取政权、加强党建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有关列宁的学说、思想、历史贡献的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总结的:“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在一些俄罗斯学者眼中,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尤其是新经济政策有异曲同工之效,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发展,但俄罗斯学者更肯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进行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俄罗斯学者弗拉基林·布罗夫在总结新中国70年伟大成就时强调:“谈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不难想起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即便在当今,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总结道:“古往今来,世界上的大国崩溃或者衰败,其中一个普遍的原因就是中央权威丧失、国家无法集中统一。”可以说,列宁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社会现实,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 西方:被诋毁与争议不断的列宁

  在西方,首先把“列宁学”作为一门学科提出的,是著名的新托马斯主义者、瑞士弗赖堡大学文学院院长约瑟夫.M.鲍亨斯基教授,他在1962年的《苏联学——政治和现代史》一文中提出,共产主义历史由“马克思学”(Marxologic)、“列宁学”(Leninologie)、“苏联学”(Sow jetologie)三部分构成。不过,西方对列宁的诋毁与抹黑从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就已经开始了,其典型事件就是编造列宁是“德国间谍”的“西逊文件”(“西逊文件”(Sisson Papers),俄文为《Документы Сиссона》.该文件后来被证实是由美国人西逊等编造的),之后,西方舆论将德国大使米尔巴赫遇刺案件、苏维埃政权的“红色恐怖”、迫害宗教人士等情况都与列宁联系起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流亡到西方国家的沙皇俄国旧军官以及临时政府官员,如克伦斯基、策列铁里等人撰写的回忆录,为西方研究者提供了部分政治素材。西方“列宁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是在二战后。二战期间,美国在德国获得了一批外交档案,并于1946年和1947年建立了两个苏联研究机构:哥伦比亚大学俄国研究所和哈佛大学俄国研究中心。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半期,德国外交部一战时期秘密档案陆续公开,使得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美国的苏联问题研究的重要时期,也推动了其他西方国家的苏联问题研究。在学术研究和思想学说上,西方学界把列宁主义的产生归结于受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民意党人的影响,强调列宁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把列宁《国家与革命》中的国家学说作为“党治制”的理论根源,还把新经济政策说成是“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之课的路线改变”等。概言之,整个苏联时期,直至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始终没有间断对列宁及列宁主义的研究,尽管其中不乏对列宁和列宁主义的客观评价,甚至有研究者“对主导派的某些荒谬论点提出质疑和批评”,不过,西方主流舆论还是搜罗编造各种材料,极力丑化和抹黑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党形象。其主要目的是把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作为手段,以攻击社会主义苏联和苏共领袖为目标,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来瓦解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革命意志,不断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该手段在搞垮苏共、瓦解苏联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苏联解体后继续向原苏东地区施加影响。

  苏联解体后,受西方各种反社会主义势力推动,在部分东欧国家和“后苏联空间”个别国家掀起了“去共产主义化”和“去苏联化”运动,其标志性事件,就是苏共领导人形象的“倒塌”:从东欧国家到波罗的海国家,再到原苏联其他一些加盟共和国,列宁纪念雕像有不少被损毁。有当代俄罗斯研究者对1991年和2019年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见表1):

  

  从表中可见,苏联解体后的近30年间,列宁纪念碑在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被损毁或取缔最严重的是波罗的海国家,完全没有留存;乌克兰有约6%保存下来;俄罗斯保存下来的最多,约86%。不过,列宁诞辰150周年到来之际,一些地方又重新立起了列宁纪念碑。有报道称,2019年12月底,俄罗斯的布良斯克市拨出1200万卢布,用于修复列宁纪念碑以及其他纪念建筑,在此之前的11月7日,在伏尔加格勒州,一座先前被推倒的列宁纪念碑被重新竖立起来,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2020年1月,在加里宁格勒州,一座列宁半身塑像也被转交给俄共,并将被重新安放。而在德国西部鲁尔地区的盖尔森基兴市,“德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申请建造一座高2.15米的纪念碑,尽管当地市政府力图阻止这个计划,但地方法院已批准该要求。这是德国西部第一座列宁纪念碑。

  三 各方在评价列宁中的不同立场与不同标准和方法分析

  由前述不难看出,列宁的形象在苏联时期和中国现当代历史中,与西方国家几乎是截然相反的,正如有文章中所说的存在“两个列宁”:对一些人来说,列宁是不可撼动的领袖形象,而对某些人而言,列宁是“刽子手”和“杀人犯”。那么,到底有没有“两个列宁”,他是不是一位“双面”人物?实际上,这反映了基于不同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下的不同立场,以及对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方法的差异。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角下对列宁的评价

  列宁逝世已近一个世纪,在苏联的多数时期与中国,主要根据以下事实评价列宁:他缔造了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并使之成为俄国革命的核心领导力量;他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对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分析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政党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这些评价都有具体事实作为依据,总体上是比较客观的,并且具有稳定性。该评价的得出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人物评价标准与方法。

  第一,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尊重事实,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坚持“真”的标准。苏联和中国评价列宁首先是基于他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建过程中,以及领导俄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动的全部事实,其信息来源是符合实际、真实可靠的,无论在档案资料还是个人回忆录中都有据可查,而不是根据既定观点取舍史料,尤其是回避与自身观点相违背的史料作出的评价。在这方面,《列宁全集》的一再扩充可资证明。(《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已达60卷,尽可能多地涵盖了列宁文章和书信,且中央编译局等相关单位还在继续收集整理中。)

  第二,评价历史人物必须以合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方向为标准。历史人物评价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对社会舆论和公共行为具有直接引导作用,尤其是像列宁这样的国际共运领袖,在作出评价时,必须考察其全部活动,完整审视其对当时俄国社会和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是推动的还是阻碍的,分析其思想理论是不是代表先进思想和文化,其全部活动是不是以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为目标。同时,还要分析其活动对后来苏联以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如果其行为导向符合人类追求的进步目标,对人类社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这个标准就值得肯定。

  第三,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正确的历史思维,必须宏观、全面。清代史学家、思想家章学诚曾指出:“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知其世,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参见: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德卷.这里所说的知“古人之世”和“古人之身处”,即指根据历史人物所处时代背景及环境和社会生产条件来全面考察其活动。邓小平也指出:“我们当然要承认个人的责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公正地、科学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地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列宁所处的时代是俄国从封建君主专制时代转向资本主义时代、又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代的“大转折”时期,必须结合当时俄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各种政治力量的矛盾斗争来分析其思想和活动,从一个时代的视角加以观察和分析。

  第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把握全局,避免事实失真和评价失衡。马克思从普遍联系的角度肯定“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评价列宁时,在评价标准上必须与评价视角、参照系保持一致,即必须以评价目标为支点,进而选择评价视角、评价参照系和评价标准。由于历史的复杂性,人们很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或被一些细节问题所困扰,从而导致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碎片化,甚至以小代大,以偏概全。由此,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成为一个重要方法,如邓小平所说“对历史问题,还是要粗一点、概括一点,不要搞得太细。”列宁作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袖,应该将其作为影响俄国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政治活动家来分析,评价应有“概括性”,而不是追究日常生活琐事、个人生活习惯,甚至用揭示家庭生活、情感世界等方式来展现其全部思想和活动。

  第五,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人无完人”,既不能夸大其功过,也不能随意掩饰其功过。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十月革命,在帝国主义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伟大事业。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是前无古人的,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因循,只能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列宁曾总结道:“我们一分钟也没有忘记,我们过去和现在确实有很多的失利和错误。在缔造前所未有的新兴国家制度这种全世界历史上新的事业中,难道能没有失利和错误吗?”共产党的态度应当是正视、承认错误并主动纠正,“我们一定要百折不挠地努力纠正这些失利和错误,改变我们对苏维埃原则的实际运用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状况。”肯定其成就,不回避错误,是唯物史观应有的正确态度。正因此,在《列宁全集》中,明确写入了列宁本人对布尔什维克党政策策略中错误的反思,也包含其纠正措施,这是一种客观科学的态度。

  (二)西方部分学者、政论家评价列宁的立场与标准

  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而言,对列宁的评价主要是基于自身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的立场,在评价标准上更多地取决于列宁政治上的代表性:在沙皇俄国时代,列宁是反对专制政权、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积极推动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危险”分子;在苏联时代,列宁是共产党的领袖,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袖;苏联解体后,列宁成了“共产主义”和“苏联”的标志之一。总体上,列宁是对西方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和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严重威胁的政治人物,因而才受到猛烈攻击和批判。

  在具体评价标准上,对不同时期不同评价者而言,列宁又具有不同的“符号价值”:十月革命前,列宁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是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积极推动无产阶级革命的“危险”分子。正因此,他被迫流亡国外,回国后又被临时政府宣布为“叛国者”,受到通缉和追捕。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统治,继续帝国主义战争,阻止无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敌人”。当列宁逝世后,西方国家继续利用诋毁列宁这一“工具”污蔑共产党,并扩展到对斯大林等其他苏共领导人的攻击。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借助苏联的“民主化”“公开性”,西方国家更加紧传播一些早已经被证实是没有根据的结论,并向苏联和东欧国家推广,以配合其“和平演变”策略;苏联解体后,列宁的“符号价值”又有了新内容:作为苏共、苏联社会主义历史的象征,列宁成了社会主义苏联“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标志之一。憎恨苏联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的人,从列宁的革命思想与活动到个人生活、个人性格等方面“挖掘材料”,尤其是在“德国间谍”案上,主观臆测甚至刻意捏造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与德国政府的关系。在此情况下,尽管有关列宁“德国间谍”案的事实已经十分清楚,西方国家用了半个多世纪收集材料也没有找到任何法律和事实根据,反而借苏联改革之机向东欧一些国家和“后苏联空间”个别国家的媒体输送错误信息,继续宣扬和渲染“德国间谍”案,力图在源头上否定十月革命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否定苏联共产党。(概括地说,从1918年推出伪造的“西逊文件”,到二战后获得一战时期德国外交部档案,再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档案解密,西方一些研究者始终在收集列宁与德国政府合作的材料,但最终结论是没有任何根据。)

  (三)对列宁评价的不同立场与标准方法分析

  从上述内容可见,在中国与戈尔巴乔夫改革前的苏联,同西方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的苏联直至当今东欧和“后苏联空间”一些国家,在对列宁的评价问题上,无论是评价的原则、立场还是标准方法都存在本质差别。

  在评价的基本原则和立场上,一种是基于事实,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用整体、联系、辩证的观点对列宁的思想与活动加以分析;一种是站在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坚持唯心史观,根据“价值需求”搜集乃至编造材料,夸大某一方面的情况,以偏概全误导舆论,否定列宁及其从事的革命与建设活动。在评价的标准上,一种是坚持历史思维,根据列宁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从其思想活动对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是不是起到推动作用,有没有代表先进思想文化,是不是引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评价;一种是在资产阶级唯心史观指导下,无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断然否定列宁及其领导的十月革命对俄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评价的方法上,一种是全面、系统、科学地考察列宁革命思想与活动,“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种是把历史事实碎片化、抽象化,大肆渲染细节问题。这些都是两种方法论的明显区别,正是由于这些原则性区别,在对列宁的评价问题上,基于不同立场得出的几乎是截然相反的结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

  第一,列宁自身地位的重要性。在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时,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那些处于某个特定时代起点或终点上的历史人物,“因为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研究和评论,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些人物所代表的那个时代作出更深刻、更细致的总结。”列宁是站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起点上的历史人物,也是处于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起点、二十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起点上的代表人物,他所处的位置和身份决定了其历史影响必然是深远的,也决定了必然有无数社会主义的支持者肯定他,也必然有无数社会主义的反对者对他进行指责与批判。

  第二,不同政治立场决定了不同评价标准和评价视角。一般来说,历史人物评价考察的是两方面标准:一方面,用于被评价对象的衡量标准,如史实是否真实客观,其思想活动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并将其放在合理的参照体系中加以评价;另一方面,对评价者本身也有标准:评价者主体是否明确且合理,是不是站在社会公正立场上开展评价,评价者能不能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集团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这也是历史人物评价中的“两难”问题。评价者只有站在社会历史发展角度,摆正人物评价主体个人化与社会化标准之间的关系,克服其他因素干扰,才能得出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结论。作为评价主体,西方政界与学界并不是站在人类社会进步与社会公正立场上评价列宁,其结论也就不可能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一致。

  第三,对列宁评价中的材料限制。由于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国家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孤立甚至围剿之中,在早期,苏联与西方国家在档案材料方面几乎没有交流,客观上也给双方学术研究带来限制。而随着档案材料的公开和交流,一些西方研究者的结论变得越来越客观。当然,罔顾事实的言论从来都不缺乏,正所谓“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刘知几.史通·鉴识:第二十六.,即便材料与事实十分客观,人们的看法也很难统一,这是“鉴无定识”的差别:站在不同阶级立场上,出于不同政治主张、不同意识形态考量,人们可以对材料进行不同阐释。在这方面,评价主体的政治立场、个人情感、利益因素等不可忽视。

  第四,列宁与苏共、苏联的关系。中国古代评价历史人物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是“盖棺定论”,不过,列宁逝世快一个世纪了,争议仍在,这里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人们在多数时候将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党和苏联历史结合在一起,在分析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原因时,列宁都是绕不开的人物之一。换言之,只要对苏共、苏联历史存有争议,对列宁的评价就不可能完全达成共识。

  四 列宁和列宁主义始终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

  总体来看,中国与西方在评价列宁的立场、标准和方法上,存在原则性差异。乍看起来,其差异是基于是无产阶级政党还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广大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是社会主义者还是反社会主义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还是梦想推翻社会主义的“反对派”等政治分歧和意识形态分歧,但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秉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是秉持“历史虚无主义”唯心史观之间的分歧。在对列宁的评价中,是立足历史事实还是建立在编造、伪造材料基础上;是从人类社会进步的整体视角出发,还是着眼于琐碎的历史细节与人物活动,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的根本区别。近年来,随着档案材料的公开,中国、俄罗斯及西方学界的各种合作与沟通日益加强,在学术研究与媒体合作方面的交流研讨范围扩大,层次也不断提高,为评价列宁问题上的信息沟通与资料共享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其评价也更加客观、理性。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从事实出发,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坚持历史公正,以能否促进社会历史进步为衡量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全面分析,才能得出经得起历史和时代检验的准确客观的结论。

  实践证明,在俄罗斯,列宁主义本身就是一条俄国通向历史复兴之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只是世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曲折,并不说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完全失败。同样,虽然列宁塑像在一些地方倒塌了,但列宁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仍在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取得胜利。尽管时代和国际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但是列宁和他的理论主张在当今仍不失其指导意义。正如有学者总结的那样,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言,列宁主义是勇往直前、向着社会主义的旗帜,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旗帜,是务实地、渐进地进行经济建设的旗帜,是锐意发展生产力的旗帜,是发展无产阶级先进文化的旗帜,是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的旗帜,是追求和努力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旗帜,是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前进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