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交流 > 详情

外方专家就金砖国家发展与合作的主要观点及建议

作者:魏斯莹 来源: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网站 时间:2017-07-16

 2017年6月8-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光明智库、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在京举办2017年金砖国家智库论坛:“金砖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迈向共同繁荣的路径”国际研讨会。来自金砖五国各机构的40多名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一、外方专家提出的主要观点

 1、金砖国家是由政治精英发起的、基于国际关系的变化、通过政治互动而形成的政治团体或组织,金砖国家也是一个俱乐部,成员不仅来自主要参与国,还来自整个国际社会,既是政策参与者也是政策受益者。

 2、金砖国家是一种国际论坛的非正式组织形式,应继续完善合作机制,完成从松散的组织到具体的机构的演进。如通过设立秘书处和执行机构等方式实现组织正式化、规范化,将峰会上的决定归入法律范畴。

 3、可以探讨“金砖+”的拓展模式,增加成员国、扩大金砖朋友圈。也有声音认为金砖国家已经形成现有机制、具有足够代表性,鲁莽的扩张可能导致不协调和无效对接,各国应继续巩固与加强这一机制,在确定发展接纳新成员的标准和对其指标的要求之后再考虑这一问题。

 4、当前解读金砖国家合作存在三个误区:第一,用金砖国家各自经济发展量或是世界经济发展量去衡量金砖国家合作程度。第二,以金砖国家开展合作次数判断合作成果多少。第三,将五国双边合作均算作金砖国家模式下的合作成果。

 5、当前金砖国家面临如下困境:第一,金砖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金砖国家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不尽如意。在重要的国际问题中,五国作为整体仍然缺乏话语权和影响力。第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优势不明显,五国度过转型期所需资金仍然无法获得保障。第三,五国在共同利益容易达成共识的议题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剩下的议题往往分歧相对较大,协调更加困难。第四,金砖国家在区域组织当中扮演的多重成员身份,亟需得到平衡与引导,以帮助金砖国家寻找战略重点。

 二、金砖国家合作突破瓶颈期的建议

 1、继续推进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全球治理。具体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金砖国家机制框架,以严格的法律准绳约束各成员,通过固定渠道向世界发声,建立完整的金砖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如通过设立秘书处和执行机构等方式实现组织正式化、规范化,将峰会上的决定归入法律范畴。再如从建立小型机构着手,加深相互影响;将具体的国际事务归入“金砖国家责任”,使得金砖国家成为全球问题的“责任方”之一,成为应对全球问题不可或缺的成员国。在形成一定影响力之后,探讨“金砖+”的拓展模式,建议增加成员国、扩大金砖朋友圈,形成更大范围的影响。

 2、继续完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框架下的合作,提升金砖银行的地位与影响力,增强金砖模式下筹集资金的能力。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改变了过去发展中国家仅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有世界银行获得资金的固有格局,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获得渡过转型期所需发展资金。推广金砖银行“新”的观念:坚持平等对话、公平的投票权和公平的发展权。没有捐助者和支援国,所有国家都是股东和借款国家。以这种新理念为突破,打造金砖银行在国际上的独特地位。另外,我国在发展亚投行的同时不应忽略对金砖银行的战略考量,可以采取联系的思维推进二者共同发展。

 3、对于有争议的问题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寻求五国在世界事务上的共同点和利益契合点,搁置差异点,充分发挥战略聚合效应,推进已有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加强联通性,增强战略沟通与对话,强化战略互信,使五国人民和企业更加适应和理解彼此的战略角色、法律体系和工作机制,循序渐进推进争议问题的解决。此外,应重视软实力战略,推进金砖国家形成跨文化交集,开展文明之间的对话,在观点辩论中找到共鸣。

 4、加强调研,有针对性引导金砖国家的优先战略方向。应认真评估各国状况,对各国的战略计算开展评估调研,找到各国的最优策略,引导各国找到在金砖框架下合作的重要动力。各国有各自关注的优先战略,但不会导致各国远离多边合作,如果各国在多边合作中受益,才会将金砖国家的发展列为政治生活中优先的考虑目标。因此应努力扩大金砖模式下各国的共同利益,帮助成员找到战略重点。此外,对于金砖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多重身份,如果利用得当,反而有利于金砖国家发展。如鼓励成员国多以金砖国家的身份开展对外合作等方式,增强金砖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后 魏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