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会议 > 详情

“区域国别学与国际关系学:融合与创新”研讨会【会议简讯】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6-17
2023年6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协办的“区域国别学与国际关系学:融合与创新”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暨南大学、重庆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各期刊代表与会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世界经济与政治》主编张宇燕在致辞中指出,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具有显著跨学科特征的新兴学科,在当今时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完全能够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假定、概念与理论体系,以及较为清晰的学科边界,提出属于自己的命题和检验命题的方法和逻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要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极具中国色彩的价值观念融入其中,以求实现一个更加和平、繁荣、安全与可持续的世界。
随后,研讨会分“区域国别学的知识构成与理论定位”“区域国别研究创新:问题与范式”“区域国别研究创新:比较与实践”“理论创新视野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四个专题讨论环节以及两个期刊交流环节进行。



“区域国别学的知识构成与理论定位”专题讨论由《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副主任李隽旸主持,与会学者主要就区域国别学的理论知识构建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高程主要讨论了区域国别研究的方法、范式和视角,认为区域国别学研究要处理好区域国别特性和作为科学内核的共性之间的关系,以中国本位的视角对接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着力做出一般性的理论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庞大鹏认为,区域国别学系统研究的路径是“两史一路一文明”,“两史”即区域国别史和全球通史,“一路”即发展道路,“一文明”即地域独特性及背后依托的文明;区域国别学理论研究的方向是国家行为根源研究、中长历史时段的经验总结和对中层理论的改造与推进。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查雯指出,区域国别学研究要求对研究对象的特性进行准确概括,应注意避免过度追求普遍规律而失去特殊性,促进区域国别学研究的理论转化需要一个中间环节,尤其是一些长期关注某一地区的政治学学者的接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曹寅认为,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不是重复和竞争关系而是承接关系,区域国别研究扎实的田野调查和档案实证研究基础能够为国际关系理论构建提供一手的数据和素材,其反西方中心、反精英叙事的导向也能够为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框架提供借鉴。
《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任杨原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顾炜就四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评论。杨原认为,无论区域国别研究是否需要建立普适性的理论框架,其基本关切点都是追求本质层面的真实,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充分运用社会科学研究的意识、思维和技术方法有助于实现这一关切。顾炜指出,区域国别研究应当首先重视工具和材料问题,充分获取与运用研究材料并在涉及的国别区域当中去评判其价值与知识增量,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平衡。

“区域国别研究创新:问题与范式”专题讨论由《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编审主父笑飞主持,与会学者就如何推进区域国别研究创新展开了交流。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顾炜表示,议题分散特别是议题的生产性、延续性、分歧性不够强是当前俄罗斯欧亚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困境,要在议题限制下实现研究突围和知识增长,需要打破空间藩篱开展更多跨区域的横向比较与合作研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贺嘉洁认为,区域国别研究理论创新方面主要存在根据议题导向构建中层理论和开展跨区域/比较区域研究两种路径,目前正在推进的东盟学研究就是这两种路径有机融合的重要实例。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钟准以政党政治对对外政策的影响为例指出,从区域国别知识尤其是过去没有得到特别重视的区域国别知识与经验中可以提炼出不同的中层理论资源,基于不同区域横向对比构建新的中层理论是区域国别研究创新的重要方向。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研究员王婉潞以身份变迁为切入点讨论了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演进,指出中国在不同时期的身份差异决定了不同时期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路径、内容、范式和议题呈现不同特色。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曹寅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蒋芳菲就四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评论。曹寅认为,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创新与学科对话需要进行议题限制即先确立一个相似的问题导向,区域国别研究要避免因无所不包的倾向而陷入空洞化。蒋芳菲认为,促进国际关系学与区域国别学融合创新需坚持“学以致用,用以强学”的双向赋能路径,在动态平衡中实现两者的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应注重培养跨学科思维与问题意识、长时段思维与空间意识、开放性思维与合作意识。

《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副编审赵远良主持了第一部分的期刊交流环节,四位发言人从期刊的角度就会议主题展开了交流。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执行主编李中海指出,制度性因素与理论性问题是一门学科的主要构成要素,推动区域国别学与国际关系学之间的融合创新主要应在明确研究对象、对研究主题进行充分概念化、注意研究问题的现实关切以及重视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等方面更多着力。《当代美国评论》编辑部主任刘卫东结合刊物定位和选稿用稿情况以及主要选题兴趣方向,指出当前美国国别研究领域需要注意内政外交的联动、拓展热点问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增强对涉华议题的关注。《当代亚太》编辑部副研究员任娜总结了刊物的风格定位与主要选题倾向,认为区域国别学与国际关系学的融合发展有望成为理论创新的重要知识增长点,表示刊物将重点关注大数据、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下亚太的研究问题。《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史沛然介绍了刊物2022年以来调整转型的理念与实践,即以拉丁美洲基础研究为依托的同时尝试突破区域国别限制,增强对重大问题的关注。

“区域国别研究创新:比较与实践”专题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办公室副主任田旭主持,与会学者继续就区域国别研究创新问题进行讨论。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指出,应正确处理区域国别研究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张力。以美国为例,种族主义、现代性与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移民边境问题等美国特殊性问题很难建立普遍性理论进行研究,而政党政治、政治极化和身份认同等问题具有更多运用理论和比较视角的空间。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广涛梳理了日本国际关系学界对日本区域国别研究和自身理论研究的经验和反思,介绍了有关全球国际关系与文明论、和平研究和规范退化等日本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主要从国家发展道路、国家特性与内政变化三方面讨论了美国国别研究的新方向,并以美国国会研究为例探讨了新的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在美国国别研究中的应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谢超以印度研究为例,讨论了区域国别知识与国际关系知识的融合路径以及田野调查方法的合理运用,提出了以发展视角进行区域国别研究的可能性。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袁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沈陈就四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评论。袁剑认为,区域国别研究中往往存在着人类族群中心主义,这种倾向会使得一些区域随着历史的发展从人们的视野中消退,通过多点民族志方法能够获得对当下不同的区域国别更细化的理解。沈陈认为,在讨论区域国别研究的特殊性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性之间的协调方面,应当重视和谨慎对待不可通约或不可比较的因素,但在对待特殊性和多样性时也要具有边界意识。

“理论创新视野下的区域国别研究”专题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兆源主持,与会学者主要围绕区域国别研究理论化的具体案例进行了交流。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袁剑主要从历史的角度讨论了中亚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认为通过对于中亚区域以及中国与中亚关系进行具有历史关联性的分析和认识,有助于形成对于中国整体周边与外部世界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贺之杲主要关注欧洲区域秩序的演进,认为欧洲区域秩序主要由权力格局与维持权力格局运转的规则构成,在以经济相互依赖为主导的逻辑和以安全为主导的逻辑驱动下欧洲区域秩序可能呈现不同的面向和图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佘纲正从中间地带的概念入手,以中东地区为例讨论了当前大国非对称竞争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新型中间地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新时期大国竞争带来的可能影响。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教授董贺从关系视角出发观察东盟所处的发展和互动环境,提出了理解东盟关系网络的动态模型,分析了东盟关系网络的结构以及东盟中心性变化的逻辑和机制。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袁正清就四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评论。谢韬认为,在推进区域国别研究时,应当重视国别研究的基础性作用,要先讲国别再到区域,在话语使用上避免给研究对象贴上过分宽泛的标签,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袁正清指出,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对话将时间带回了国际关系理论,区域国别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则在于将空间带回了国际关系理论,既有理论研究普遍隔离了空间要素,找回时间与空间维度、将更多地区纳入讨论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的认识。

《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编辑郭枭主持了第二部分的期刊交流环节,六位发言人继续从期刊的角度就会议主题展开了交流。
《美国研究》副主编赵梅介绍了区域国别研究在美国的发展,比较了中美两国美国研究的联系与主要特色,并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与《美国研究》期刊的发展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国研究走过的历程。《欧洲研究》总编辑宋晓敏认为,推进区域国别理论研究要处理好理论的普遍性与地区国别研究的特殊性、本土知识体系与域外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应该推动形成规模化、可持续和更深入的学术辩论,让学术期刊发挥好理论导向和对话平台作用。《中国非洲学刊》常务副主编吴传华从刊物定位出发,提出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于非洲历史、现实与未来问题的基础研究,重视非洲发展、安全等议题及中非关系的现实研究,形成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实用性的对策成果。《日本学刊》编辑部副主任陈祥讨论了区域国别学的理论研究与问题研究、前沿动态战略研究与长时段跨学科研究的平衡问题以及区域国别研究期刊面临的主要挑战,并结合办刊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分享了有关推动融合创新的看法。《南亚研究》编辑部副主任毛悦介绍了刊物立足南亚、放眼全球、坚持中国立场的选稿原则以及支持以扎实的理论工具分析南亚问题的用稿取向,并结合编辑部工作实践提出了推进区域国别学与国际关系学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任杨原认为,除使用国际关系理论解释区域国别现象这种融合路径外,还可通过深入考察同既有理论预期不一致的具体案例,提炼出有社会科学意义的特殊性、拓展知识的边界,推动有社会科学知识增量的区域国别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庞大鹏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与会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真知灼见,尽管观点有交锋,但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最终有助于形成共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区域国别研究所强调的地域独特性本质上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对立统一。今后区域国别学需要继续加强系统研究和理论研究。


(供稿:《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郭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