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会议 > 详情

【会议简讯】促进全社会形成关于粮食问题的理性认识——“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学术研讨会召开

作者:邱静 来源: 时间:2021-02-01

 

  

  2021年1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中国世界经济学会联合组织召开了“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研讨会。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以线上形式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全球粮食状况、治理机制和中国粮食安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上午9点会议正式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评价》编辑部主任王碧珺副研究员主持会议,简要介绍了《国际经济评论》的办刊风格,即关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内的重大问题,从中国的视角看世界,从世界的视角看中国。她指出,粮食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关于全球粮食危机的讨论增多,中国粮食安全受到了较多关注。但这里面很多讨论缺乏学术专业背景,不利于认清问题和形成共识。因此,《国际经济评价》编辑部组织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发表观点和进行研讨。研讨会的成果将发表于《国际经济评论》2021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张斌研究员代表会议主办方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粮食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关于热点问题的讨论常常掺杂着情绪,不管是表达焦虑情绪还是乐观情绪,都会影响理性认识问题的能力。因此,对热点问题的讨论特别需要专家学者讲清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逻辑,让民众在认知上减少偏见,从而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他表示,今天参会人员都是研究粮食问题的专家,相信各位专家能够发表更具专业性、更有逻辑和更符合事实的看法,从而促进全社会形成关于粮食问题的理性认识。

  

   

  第一位发言的是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院长曹宝明教授,其发言主题为“在高度不确定的全球格局中完善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他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引起全球粮食危机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粮食产出下降,二是粮食物流停摆,三是大量人口无法获得粮食。关于粮食危机的基本判断是:第一,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出现全球粮食危机;第二,目前中国的粮食安全没有出现严重问题。

  他表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是基于需求视角讨论粮食安全问题,而中国则主要从供给视角进行讨论。他指出,粮食安全观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供求兼顾,既要有供给视角也要有需求视角,特别注重特殊群体的粮食安全;二是要将粮食安全的概念向食物安全进行拓展。他进一步建议:短期来看,中国应该加强应急储备和原粮储备;中期来看,中国需要打造国际粮源基地、维护国际粮食物流通道和提升中国粮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长期来看,中国需要参与国际粮食贸易规则的制定,构建一体化的粮食市场体系。

  

  第二位发言的是中国农业大学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副院长唐丽霞教授,其发言主题为“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成就与挑战”。她指出,中国发布的关于粮食问题的白皮书都是把粮食的自给率作为非常重要的目标。从数据来看,由于目前中国采取了很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所以基本上能够保障粮食安全。2020年底,中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提前十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尽管如此,在粮食总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粮食安全存在危机和挑战:第一,存在粮食产量增速放缓问题;第二,虽然粮食谷物基本自给,但在国际粮食贸易里中国粮食进口量逐年上升。此外,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越来越明显:一是水资源问题,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态可能比耕地更加严峻;二是耕地质量的问题。整体而言,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趋紧,粮食的产需可能长期维持紧平衡的态势。

  

   

  第三位发言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周立教授,其发言题目是“谁来养活21世纪的中国——疫情危机、全球本土化与有组织地负起责任”。关于粮食危机问题,他有两个基本判断:第一个判断是,全球已经存在粮食危机,2020年全球至少有泰国、印度等13个国家出现过叫停粮食出口的粮食民族主义现象,全球有超过10%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第二个判断则是,中国短期内不存在粮食危机,但至少存在三种类型的粮食紧张,即结构性紧张、长期性紧张,以及疫情加剧的区域性和层级性紧张。他指出,中国粮食紧平衡状态至少要维持到2050年,而且自给率可能还会下降,因此,“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会持续很长一段时期。

  他进一步提到,粮食民族主义与“饥饿出口”的状况导致全球粮食安全更加复杂化,缺乏全球治理和统筹,出现了全球粮食安全“有组织地不负责任”。完整的食物主权体系有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上,生产者、消费者和社会组织应当有组织地负起责任,维护自身的基本权利;宏观层面上,粮食安全是一种国家主权,国家应当有组织地负起责任,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食物主权;基础层面上,保住绿水青山,尊重自然规律,促进普惠分配。在微观层面,生产者应当建立在地化的保障体系;消费者应当减少食物里程,减少浪费,促进公平分配;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企业的兴起,建立合理公平的市场价格体系和流通体系。在经济全球化面临危机的时候,中国推动新版本的全球化很可能会以全球本土化作为样板,既有全球化的视野,又有本土化的操作。针对粮食安全问题的“以我为主、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措施,就是很典型的“全球本土化”,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四位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胡冰川研究员,其发言题目是“越过粮食危机和中国的贡献”。他指出,全球农业产出持续增长,全球农产品贸易也持续增长,国际社会的粮食产出和援助极大限度地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和粮食饥荒的概率,全球正在越过粮食安全最后的阶段。整体而言,农产品价格比较稳定,个别产品价格上涨可能是基于货币原因,也可能是个别市场失衡导致的结果。全球粮食安全只与两个问题相关:一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全球6.8亿人长期营养不良或饥饿,这与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关;二是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越援助越饥荒的原因在于社会治理出现问题。他表示,中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已经越过了饥荒、营养不良以及粮食不安全的阶段。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是基于价格原因,是关于生产效率和资源禀赋的问题。在粮食方面,中国有三个主要贡献:第一,中国养活了14亿人;第二,中国改善了全球农产品市场;第三,中国提高了全球农产品生产效率。

  

  第五位发言的是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赵霞教授,其发言题目是《国际关注的粮食安全热点问题》。她指出,从世界粮食供需总量来看,粮食危机并不存在,但需要关注结构性的、区域性的粮食危机;对中国而言,当前也不需要担忧粮食危机,但需要关注国际市场波动以及外来冲击给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带来的影响。在全球治理机制方面,粮食系统峰会本身就是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一种形式,且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区域范围内,或者国家范围内,不同层级的组织机构协同努力保障粮食安全;通过改变价值链内部关系来改变粮食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全球协同推动社会结构转型,完善社会规范和社会惯例。她进一步梳理了粮食安全研究的五个方面:第一,食物可获得性研究,关注食物权的实现;第二,食物消费模式可持续性研究,关注消费者行为改变及其对食物系统的影响;第三,生产方式可持续性研究,关注粮食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之间的影响;第四,有关粮食获取不平等的研究,关注粮食系统内被边缘化的群体生计问题;第五,有关粮食系统韧性的研究,关注粮食系统的脆弱性。

  

  第六位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大宗商品研究室魏蔚副研究员。他指出,整体而言,粮食生产和消费基本上属于一种平衡状态,个别地方或人群可能会有粮食问题;未来可能存在关于粮食的鸿沟,即拥有资源、技术和资金的发达国家不愿意生产粮食,但缺乏水、土地、技术和资金的国家又无法生产出足够的粮食,这可能会是粮食危机的核心所在。关于中国粮食安全,他认为弱平衡的状态已经可以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但目前还存在个别品种粮食缺口、农户规模小、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等问题,需要进行一定的农业改革。大豆问题是中国最关键的粮食问题,美国的大豆绕不开中国的市场,中国也离不开美国大豆的供应,解决好大豆问题是保证中国粮食供应的关键。他还提到,除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中国还需要生粮于海、产粮于山、取粮于改、储粮于友、节粮于用和稳粮于体(共同体),可采取海外屯田等措施,以提高中国粮食产量和降低粮食风险。

  

  最后,《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主任王碧珺副研究员对参会学者表示了真诚的感谢,认为各位专家的发言澄清了很多关于粮食危机和粮食安全的误解,阐明了主流立场和研究成果,并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不断加深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讨论。

(《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邱静供稿)